不要把愛唸碎了
來源:網路流傳
下雨的夜晚,她帶著小孩回娘家陪父母用晚餐。七點半過後,孩子吵著回家。六歲的孩子,懂得如何打電話和正在加班的爸爸撒嬌,「爸爸,趕快下班,來接我們回家啦!」「爸爸還要忙一陣子喔,你乖乖,陪阿公阿媽看電視,爸爸九點半點半來接你們,好嗎?」他溫柔地哄著孩子,沒有想到電話的話筒已經被她搶到手上,讓她聽見了以上的對話。「不用急,你慢慢來,沒關係,如果她繼續吵著要回家,我自己先帶她公車回去好了。」她體貼地和丈夫溝通,希望他還是以工作為重。二十分鐘之後,他在車上用行動電話跟她聯絡,「我已經快要到巷口囉!這時間不太好找車位,我就不上去了。你們下樓來,在便利商店門口上車。」「唉,你幹嘛呢?不是還要繼續加班嗎?我說過嘛!我們自己坐公車回去就好了……」她急著想阻止他,但已經來不及了。「太太,行動電話的通話費很貴喔。」他以輕鬆的方式暗示她該停止發言了。
● 愈是複雜的情緒,愈需要理智的溝通
● 坦然接受別人付出的好意,是一種自信的表現。
這種情況,其實也經常發生在年邁的父母和壯年的兒女之間。父母親明明很高興兒女買東西來看他們,嘴巴卻唸著:「錢那麼多,不會拿來給我花啊!」兒女也很高興父母幫忙做家事,嘴巴卻唸著:「叫你不要太勞動,偏偏不聽。如果不小心滑倒,我還要送你們進醫院。」
●再深厚的愛,都經不起這樣碎碎唸。
習慣以負面的挑剔,回應正面的好意,結果事傷人害己,造成彼此的隔閡。平日喜歡碎碎唸的人,不妨換個方式想:「讓我記得他的好,我一定要加倍地對他更好。」然後,也換個方式講話。一句「謝謝你,我愛你!」勝過為了掩飾愧疚之心而碎碎唸出的千言萬語。
●培養幸福的習慣:坦然接受對方付出的好意,並即時表達感激;否則「相敬如賓」很可能會變成「相敬如冰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