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很久沒有坐下來好好聽一場非關本科的演講,
今天有緣可以參加「我的學思歷程」---張廣達 院士的分享,
雖然說很累也很睏,但是整場下來我沒有打瞌睡也沒有恍神,
可以說是比上課還認真,我一向在參加本業以外的活動都特別認真。
此次我覺得收穫很「大」,雖然每次的演講總隨著時間迅速的流逝,
但是喚醒我心中文學的一面。
 
以下是張廣達 院士 簡介
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。
因聲援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的學生運動而離開大陸,長年滯留海外。
1993至1994年度任法蘭西學院國際講席教授,而後退休。
1996年以來先後在美、日、港、臺等多所院校講學或從事研究。
張廣達致力於研究唐五代史、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、中亞史、中外文化交流。
他通曉多種外語。治學注意借鑑中外歷史學家的經驗,重視利用中亞出土文書
資料研究唐代典章制度和中原文明對中亞綠洲國家的影響、唐代以來多民族在
西北地區的活動、多種文化在內陸亞洲的?聚和融合過程。
 
張院士,應該說是張老師,現在也在台大有開課,張老師說的是在台大相互交流,
今天的講演說著他經歷大陸文革的時光,他接受過勞改,被當作過右派階級份子,
而在六四天安門事件聲援學生而出走。二十幾年的光陰,他顛沛流離,不知道自己
人生的定位,只有「家」是他唯一的依靠,張老師引用了巫寧坤先生的一句話
「我歸來,我受難,我倖存」訴說他走過那段「俯仰異趣,哀樂由人」的時光,
過著「詭隨」的日子,當他遠離故鄉踏上資本社會的時候,在劍橋不禁掐自己的手
想到「二十年來如一夢,此身雖在甚驚。」陳與義《臨江仙》,有了深刻的體認。
 
張老師對於現在的青年能有著這樣的幸福環境,不斷地勸說同學們要「善出逆境」,
當然比起經歷過二十多年大風浪的張老師,含蓄的說現在別人會覺得是大事,在他
看來也不是那麼緊張,畢竟他是走過以性命換來的體驗,要大家珍惜唸書的時光,
在過去封閉的時間,書還不能亂讀,相較之下我們真的是幸福很多。
 
後來的發問時間,張老師說道可以大家去看看國外學者 康德:「什麼是啟蒙思想」,
可以建立哲學的思維,而對於如何保持平靜的心安祥走過那漫長的時光,張老師的
回答我濃縮成「走過煉獄,就是安寧」,在當下他也焦慮他也慌亂,但是等你忍過
那段時光,就會獲得安寧,也同時希望年輕人可以給自己磨練的機會,心有大志,
才能飛得高看得遠,另外對於是如何學習那麼多非常用的語言,張老師提供了他自
己的經驗:要建立知識結構,首先要具有哲學思維的理論基礎,增進自己專業知識
基本素材要能廣又深,並且要增進工具語言(外語)及專業語言,最後是口頭表達。
有好得基礎思維才能建立廣又深的專業知識,而工具語言的精進,才能吸收更快更多
知識,然後提昇表達能力,如此才會精進,至於語言,就花點錢買了字典辭典,瞭解
語言本是相關只要掌握關鍵字,自然可以駕輕就熟。對於此,張老師舉了個例子,說
在2000年台大舉辦的演講中,有位女學生受到他的影響,現在將要從法國畢業,而她
的先生是日本人,現在已經走完吐魯番當地所有的古語,說明語言本是一家。
 
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聆聽張老師的講演,也希望還能有機會分享到各界耆老的經
驗談,我想現在開始加強我的能力,應該還來的及!
 
P.S. 撇開專業語言不談,張老師會 中英法俄德日還有伊朗文~拉丁文更不在話下了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wei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